百人会舆情|2021媒体沟通会-欧阳明高答记者问

田禾 2020-11-30 10:39:45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将在2021年1月15-1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近日,百人会就论坛举办事宜举办了媒体沟通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院士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充电桩、换电模式等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是新能源汽车政策和文件出台的关键年,很多人会做出不同的解读。有人关注氢燃料,有人关注混动,还有您提到的纯电,请您再谈一下不同技术路线的前景。另外,关于“811”电池的安全性今年业界讨论的比较多,您预估何时811能够比较稳妥地大规模应用?”

  欧阳明高:在现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将来肯定是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要从低碳到无碳,最终要基于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等可以直接用于电量电池,充电、放电;也可以电解水制氢,用于燃料电池;也可以发完电制氢,制氢再加碳做合成燃料用于内燃机。关键问题是,如果同样的可再生能源做这三种车,效率差别是很大的:做充电的电动车总体效率是77%,做氢燃料电池车总效率是30%,做内燃机汽车总效率是13%,这是壳牌的一个报告。

  这个效率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就是成本。因为和化石能源不一样,显然纯电动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各方面也是最简单的。纯电动电池和氢能燃料电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用于储能反过来作用于可再生能源,它是相互的关系。用于内燃机汽车,第一效率低,第二没有反作用的过程。相比而言,优劣可以比较出来,这是基于可再生能源。

  如果基于化石能源,它们之间其实总效率差不多,所以相对而言混合动力是最好的选择,油电混合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基于化石能源,氢燃料电池就会很容易受到争议,(能源)倒来倒去干什么?所以必须要从源头来看这个问题,要看到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革命的相互关系,和人类低碳发展的远景,必须从这个高度才能理解它。这是我们要逐步实现的目标,从现实走到这个目标肯定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说从马车(过渡)到汽车,急剧变化就是前面大概25年,大概变化百分之六七十,后面变化不大。我觉得这一次从2020年算起大概20多年也差不多,当然每个人可能估计不一样,2050是全球碳中和的大体年份,我们就以此为目标。

  “811”电池是中国率先引入市场的,现在电池公司仍在批量供货,而且国外企业也在批量采用。但是增长的趋势可能会下降,引入的速度和节奏可能会放慢,但并不等于它会消失。一个技术的创新总归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导入的速度快了,其它的没跟上,那往回退一点也很正常。而磷酸铁锂会大幅度回归,我想这是未来几年的趋势。但是在解决安全、寿命、成本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比能量,肯定还是一个创新和研发的总趋势。我们不可能停留在现有的状态,如果停留在现有状态,一但新东西出来,就会颠覆我们。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技术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是不可能停止的,随时都有可能颠覆。

  就像当年锂离子电池出来,谁都不看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轿车应该是燃料电池,结果锂离子电池出来十年,这个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新的电池,大家不知道。所以我们还是要给创新以极大的空间和余地,容忍失败、容忍过程中间的反复,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常态,和投资驱动是不一样的。创新驱动是非线性的,投入很多可能不产出。但是有可能哪一天突然来一个飞跃,就颠覆了。在现在这个时代,创新和颠覆可能比以前的频率来得更高,彻底的程度可能也会更深。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时刻要保持一种求新求变的心态,把追求完美作为我们的目标。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占全国总的碳排放比例大概是多少?另外,针对203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目标在前,总书记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在后。如果按照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衡量,(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和2035年的目标、技术路线是否需要修订,比如纯电动比例是否要进一步提高?”

  欧阳明高:的确有一个先后的关系。如果从比例来看,全球交通排放的比例大概在1/4(碳排放在总排放中的占比)。在西方发达国家,其他领域的碳排放基本都不增加了,只有交通方面还在增加。所以他们认为交通排放是一个很大的事情。

  中国这个比例可能会小一些,没有那么高,因为中国总的汽车保有量还不是那么大。另外我们还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所以化工、能源这些排放的占比还是更高的。粗略计算,轿车一年如果开一万公里,大概(碳排放)两吨,全年来看卡车与轿车的整体碳排放大概是一半一半,但交通不光包括汽车,还有航空等等。所以现在比例没有国外那么高,但我们在高速增长,主要是单位GDP能耗太高,但汽车和国外差距不是那么大。

  我们一方面要为自己碳减排,另外一个方面要用新能源汽车来拉动整个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我们的碳减排其实主要是在能源领域,但能源领域自身解决很难。简单来说能源领域就是把可再生能源搞起来,但储能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要去帮能源的忙,要带动新能源革命,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碳排放问题。到碳中和的时候,有人认为化石能源只能占到15%,其他85%都是非化石能源,所以大家觉得压力非常大。但我看到的是机遇,新能源汽车的机遇极大。

  新能源汽车规划当初也是考虑了这点,但是当时并没有这么明确。从目前来看,可能需要更积极一点。英国原先计划2040年,现在改为2030年,也都在往前提。美国也比我们高。按照现在的趋势,欧洲电动车的保有量和占有率可能会超过我们。欧盟的很多计划都叫低碳技术、绿色经济,已经全方位用这个理念,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我相信明后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现在要做“十四五”规划,这个目标对“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会产生很大作用。

  另外,我觉得2025年确保20%也还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20-25%,无非就是这两个数,从25%到20%也是和疫情有些关联,疫情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经济的看法。我相信中国的政策比国外政策制定起来会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调整更具及时性和灵活性。

  “关于充电桩,目前存在很多“僵尸桩”现象,可能当时为了拿补贴,造成无序和过剩的产能,接下来该如何规划充电桩和整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欧阳明高:其实规划里面原则性的都讲了,能源交通和汽车融合,V2G、光储充放一体化这些都正在进行,慢充桩会慢慢普及。现在全国快充(桩)、慢充(桩)加起来150万,当然还不够。现在新基建又在促进这一块,我相信充电桩的普及跟任何行业一样,都有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完善到完善,也会有骗补,都是有可能的。这个好像是常态,不用太担心。

  现在国网那边还是非常积极的,思路也蛮超前,民营的充电企业也上来了,换电又起来了,各大国企都在向这个领域扩展。我相信这块有能源企业和各种民企共同推动,有序充电很快就会实现,至于V2G会逐步起来,2025年之前还不会大规模普及,但是到2030年一定会大普及。

  另外沿着高速公路,建快充和换电综合快速能源补给站,这样快充主要不从电网取电,而用换电的储能电池放电,两者共用储能电池,这个推动起来也会很快。标准都已经有了,2025年超级充电全方位实施。今后五年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另外,光、储、充、放,现在有很多光伏企业也进入充电领域,充电站、储能电池,再加上光伏。加上光伏之后,换电站的负荷会大幅下降,从电网取电就会少了,这样容量就会降低。因为现在扩容是很贵的。当然主要还是覆盖面积的问题,会因地制宜做。所以创新在这一行也非常活跃,我相信今后五年伴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普及程度也会大幅提高。

  “最近有个数据:北京的公共充电桩的利用效率仅有10%。现在总共的充电桩数量是21万个,“十四五”期间还要根据电动汽车的规模再建30万个,规模的总量很大,但是利用率很低,企业经营可能也很困难,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已经说了很多年,这个问题究竟该怎么解决?”

  欧阳明高:公共充电桩利用低也是合理的,只要是私家车,在家里能充一定不会去公共充电桩。

  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换电,慢充要普及,真正做到1:1,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单位,两头只要有一个就可以了。快充就要足够快,现在公共充电桩充电太慢了,体验非常差,肯定是不好的,将来会被换电站和快充站所取代。

  将来比较合理的格局就是公共的充换电必须快,不能慢。公共的要么就是快充补电,要么就是快换,而且从运营商来讲也能挣到钱。否则一个充电桩一天充几辆车,第一赚不到钱;第二客户不愿意来。

  至于高速公路现在利用率不高,国网可能是亏本的,但这个是公共基础设施,国家投入是合理的,因为要是没有大家就不买车,需要把基础设施先建起来,等量大了再说。

  “现在电动车很大的问题是残值比较低,尤其私家车方面,是很大瓶颈。如果车电分离,可以解决二手车残值,前景是不是更乐观?车企采用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后,售价会有降低,利润相应电池也没有了,对于企业来讲,如何调动他们走换电模式技术路线的积极性?”

  欧阳明高:这个问题现在可能还不能说得很清楚,现在是在鼓励大家试。普通消费者、车厂和专家的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这种情况下,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推销模式,客户说什么东西是痛点,给他解决掉就完了。

  至于残值的问题,是不是换电残值就好了,现在还很难说。因为电池的残值评估很快就会上来,这些将来的事还很难说清楚。目前,客户要什么给什么就完了,客户的认识也是在提高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逐步减少。这种情况下,尽量把他的担心消除,这是第一位的。

  我刚才更多是按工程师思维模式讲的。这里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技术角度,一个是从客户角度,这两个角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优秀的产品开发和推销,说得学术一点,应该是有技术前馈、客户反馈所构成的动态系统。有些时候从技术角度觉得这样是对的,但是客户不一定,市场不一定这么理解,我们就要反馈修正。这是一个不断前馈预测和反馈校正的过程。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注重过程中的变化,不要停留在状态,所有的问题都要前瞻,否则会落后于时代。

新能源汽车网 阅读5909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试驾、服务、优惠购
全部评论
写下您的留言.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点击微信右上角进行分享

我知道了

要想评论,请先登录会员!

去登录

要想收藏,请先登录会员!

去登录

已收藏
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