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须弥山|许艳华:新基建下充电的机会与挑战共“话”须弥山“论道

田禾 2020-09-23 21:14:10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9月22-23日,2020须弥山大会:移动能源网生态大会给出了回答,本次大会汇聚政产学研媒融800位嘉宾,兼具观点与成果,技术与应用,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盛大。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发表演讲。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先祝贺一下本次须弥山大会的召开,也感谢邵董的邀请。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前不久中国充电联盟也组织业内主要企业启动了关于"十四五"产业发展的研究专题,在这里我想就我个人对"十四五"规划的思考和建议给大家做一下分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十三五"我觉得可以归纳三个方面:

  一,我们建成了世界第一大充电设施网络,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这个数字可以表明,在2015年末的时候有不到5万个公共桩,服务50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8月份我们公共充电桩已经接近60万个,私人专属桩接近80万个。新能源汽车到8月份的数据保有量在450万辆的水平,在"十三五"末的时候,我们是140多万桩服务4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我们新能源汽车或者充电设施的发展速度要比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速度快。

  二,我们形成了包括装备、安装、运维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我们也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产业格局。我们也有了像星星充电、国家电网这样的产业基石企业。

  三,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非常活跃,我们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也不盘点了,昨天星星充电邵总讲了很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也是一样,现在基本形成了车桩的深度融合,桩和出行服务的深度绑定,还有传统能源转型的赋能,当然也有关于充电、换电站资源共享商业模式等等,我不一一列举。

  我们再看"十四五",我归纳了一下三新,分别是新基建、新机遇、新挑战。我理解新基建对产业发展有三层意义:

  1,有助于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有助于政策资源向我们这个产业倾斜。

  3,我们需要投资界、需要资本的赋能,这个效应一定在显现,还有就是新机遇,"十三五"是我们新能源汽车还在培育期,"十四五"是由培育期到普及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二点,"十四五"也是我们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商业化应用落地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又对我们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第三点是新挑战,老的问题还没解决,像昨天邵总讲的,这都是老问题,从开始到现在还是存在。到了"十四五",我们虽然有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还是很严峻的。

  这里我想说一下动力电池,刚才欧阳院士也讲了,动力电池和整车的技术进步,这个对我们是有影响的,应该特别关注,动力电池和整车的技术进步意味着整车带电能力的增加,也意味着单车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度在下降,你可能三天充一次电,甚至一周充一次电,单车对整车基础设施的依赖度下降了,这也对我们在考虑"十四五"对我们产业发展模型包括布局的影响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2019年初工信部等几个部门根据国务院的总部署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2021-2035的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到2025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当年的市场可能会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会达到35%。按照这样一个规划,我们也做了三组数据预测,第一个预测就是我们现在每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平均不到7000辆,利用率低就意味着人力非常大,主要是我们充电汽车的充电需求密度不够,0.7万辆一个城市。我们按660个城市算,到2025年会达到3.5万辆,也就是提高5倍。拿北京来讲,现在40万台新能源汽车,到了2025年如果提高5倍会到200万辆,也就是在路上跑的车里面3辆就有一辆是绿牌车,我们可以憧憬一下这样的场景。

  另外我们对场景做了大概的分析,大概有20%左右的车会用专用桩满足补电的需求,有20%或者25%的车辆,比如出租、网约、共享车会用公共的桩补电。还有55-60%是在居住地和工作地补电,大体上是这么分的。

  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关于换电的问题,刚才欧阳院士也讲到了。大家知道辛部长在前不久归纳了换电的六大优势,我又加了一条。在这里我并不想说充和换的优点、缺点,最后这个东西要看技术进步、市场选择。但我想强调两点,在当前情况下快充确实有它的问题,它充电的速度和电池安全性、寿命是成反比的。安全性我自己没有感觉,因为我是两个车的车主,我第一辆车买的是江淮,跑了两万多公里,用的公共桩充电,因为家里没有充电桩,2万公里之后掉电到75%。

  我的第二辆车,正好我们自家也安桩了,现在跑了6万公里,SOC在90%以上。我自己体会,包括我的周边同事,现有技术条件下还是非常值得我们考虑的。但就像我说的,我既不是快换的推手,也不是快充的主张,只是最后看技术进步要靠市场选择。第二个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思考,我在"十四五"的规划中会深度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全国有12万个加油站,服务2.7亿辆车。但我们现在是450万辆车有4万个充电站,如果我们想象一下4000万保有量的时候,到8000万辆或者1亿辆的时候,我们会占多少资源呢?这个资源是一个课题,我也没有想清楚,这个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

  我想再说一下,根据国家2035规划,我们有三组预测数据。第二组数据是关于充电电量的事,去年按照我们充电联盟的统计大概是80亿度电,这是什么概念呢?占全国电力消费的千分之一多一点的水平,因为大数是7万多亿度电(全国)。2025年会达到900多亿甚至1000亿度电,会到全社会电力消费1%以上的水平。

  看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找不到什么感觉。但昨天邵总有提及,包括移动数字能源网,这个概念可能撬动或者关联了倍数的放大。我现在算不出账,但这个账还是需要算的,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数字。

  第三组数,我们对产值有一定的期望。我总跟能源局说:我们这个产业太弱小,虽然我们发展的很快,但跟汽车比,可能我们的行业总产值不如一个中等规模的零部件产值,我们的体量太小,体量小意味着处于弱势地位。在很多行业格局上,我觉得"十四五"格局会有点改变,虽然没有本质改变,但我们按照现在同口径算,去年大数是1000亿,2025年可能会到2500-3000亿的水平。

  刚才三组数据是在新机遇给我们带来的新发展机会,新挑战的老问题很多,我也不一一盘点。用地难的问题、增容难的问题等等,当然也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认为现在国家的补贴政策、奖补政策跟车的差距太大,另外新基建地位和我们所承担的使命不匹配。

  新的课题是因为有新的需求、新的发展机会,可能会有更多跟能源网的深度融合,更加智慧的充电设施网络等等。我这边有三个方面的建议,两个方面是对政府提的。

  一,奖补政策。因为有媒体的朋友,希望大家能跟我们一起呐喊。我们希望加大奖补力度,最起码央补要提高到20%,地方要1:2配套。

  二,扩大奖补范围,因为现在的奖补范围很小,只是建桩。其中占比很大的电力增容和电力接入了宽带成本是不包括奖补,所以应该扩大奖补范围,甚至是电增容和电力,因为这确实是基础设施,完全是基础设施的概念,不是产业应该承担的,应该国家100%纳入奖补的里面。

  三,流程太长、太滞后,我们希望能有预拨制。

  四,加强对奖补政策的管理,当然还有金融方面的一些支持。

  其次就是我们的发展环境,刚才说了那么多的雷和坑。虽然产业发展很快,确实我们发展环境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也希望管理问题。按照国家74号文件的要求,地方政府充电设施的主体责任单位,到现在为止,很多地方政府在地方落实的不够,我昨天听到的数字有一半是政府对国家政策没有详细落实,对我们这个产业支持非常多,这个我就不展开了。

  最后我想讲一点,我们不能只要求政府,我们自己要提高供给侧的发展水平。这是两个高,一个高是高发展质量,这里有三个标尺。用户满意、产业满意,政府满意,你能不能推动汽车发展?我们下一步能不能为汽车智能网联赋能?我觉得这三个是我们是不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都是可以量化的。还有关于高智能网联水平,这个主要是为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另外还有几大任务我都说了,资料也可以给大家共享。总而言之我相信这个产业在"十四五"起点一定能够抓住发展机遇,也一定能够由大到小,谢谢大家。

 
新能源汽车网 阅读5318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试驾、服务、优惠购
全部评论
写下您的留言.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点击微信右上角进行分享

我知道了

要想评论,请先登录会员!

去登录

要想收藏,请先登录会员!

去登录

已收藏
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