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云论坛2021|郑赟:构建便捷、智慧多元的新能源充换电产业体系

百人会 2021-01-17 15:57:52

  2021年1月15日,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拉开大幕。会期为2021年1月15-17日,大会主题聚焦“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3天会议期间共设置2场高层论坛以及7场主题论坛。

  2021年1月17日,活动现场,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发表了讲话,以下为演讲实录:

  整个大的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们说整个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渗透率,2030年前分别会达到一个40%和20%的数字。整体的市场在2025年,乘用车包括商用车这两者相加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60万台左右的体量。

  这当中,在2025年将近57%、接近60%的数字比例是纯电,在乘用车端商用车差不多有7%的占比,这是对整个市场的看法。

  当然,如果快速地做一个发展阶段的追溯的话,从2015年这样一个新能源发展元年,一路到2018年之前更多的是一个纯粹的补贴拉动的市场;从2018年之后,可以看到有一些非常快速的变化,当然我们说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这样一个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在快速地得到一个提升。第二个是整个供给端大家也知道在当下这个阶段还是需要有这样强有力的类似于双积分政策这样一些政策手段来拉动供给端的提供。

  充换电体系,原来大家对于换电这个话题还是有较多质疑,但的确换电这个模式不能够单单地和充电做单一比较,因为如果从经济性单一比较来讲,换电模式并不划算。但是把我们说的车电分离,包括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的一个经济效益考虑在内,的确是可以值得深究的一个话题,在未来也有非常大的一个发展潜力。

  简短的一个介绍之后呢,接下来看一下新能源充电市场规模是如何的体量,2020年是300亿的体量,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总规模预计会增长6.6倍,其中80%的消耗其实还是会有车队用户所消耗,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这当中随着未来越来越高的车桩的比例,这当中会有一定的变化。纯粹从用电量的口径上来看,未来10年,80%的电量还是由车队用户所消耗,其中移动出行车队占到42%,物流车队占到23%这样一个市场份额。在公交车队这一块基本上逐步进入到市场饱和的阶段,这是一些核心的市场数据,也是我们在后续做一些探讨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前提。

  从整个大的行业视角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来自于汽车保有量,尤其我们这边特地指向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保有量,有强有力的充电需求,这是一个根本的驱动力。

  第二个,自2015年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新能源车的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持续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充电桩供应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这当中不管新基建规划当中提到充电桩的建设,包括新的一些商住有非常明确的充电桩的要求,也包括我们说到2030年的时候需要去实现相应的保有量和充电桩比的明确要求,所以这是整个从新能源汽车端整个市场有一个快速的爆发期,尤其是我们说在2025跟2030年是一个黄金阶段,因为这里面当下谈的很多其他的一些颠覆性的趋势,包括我们说场景化的自动驾驶。从生产一路到销售的整个的链条上的数字化的应用,这一些其实都会嫁接在新能源车这样一个动力总成之上,这是未来的一个核心的发展方向。

  落到充电这一端呢,刚才提到了一些市场,提到在整个发展趋势当中,是政策的推动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一个核心驱动因素。落到我们说整个充换电这个课题上,我今天想要具体谈一下有这么两点:一个是如何布局下一代的充换电技术;第二个是如何创新公共充电桩的商业模式。

  首先,第一个我们说当前的充电技术,刚才各位专家也有分享到,有一个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这些问题,所以呢,在未来我们说大功率的充电技术,包括有序充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在慢充端更为有利的一个突破口是不断地提升它的智慧化的程度,换电更多的还是在一个初期阶段,这里面可以看到车辆类型、玩家的类型、商业模式都有逐见雏形,还没有完全地在一个快速奔跑的道路上。

  在公共桩这一块,近两年整个充电桩的头部企业格局是企稳的,我们看到有大量的跨界玩家也以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这个细分市场当中,所以我们说未来的一个价值高地是逐渐向下游的增值服务环节进行转移。充换电的商业模式是向盈利多元化和数据整合化变现这些创新的方向进行一个发展。

  第一个,我们说的充换电技术布局这一块,大功率的充电技术呢,是成为充电桩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当中我们说市场的一个快速充电需求在不断地提升,消费者对于多场景的充电需求会更为地明确,所以在这里面谁能够更快、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的场景需求,他就能够在接下来的我们说非常残酷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第二个,我们说充电桩的回报率提升也是有强烈需求的,现在单次充电时间长,导致单桩的投资汇报率是低的,这是很多进入充换电讨论的时候大家经常会引用的一个观点。

  从大功率充电对设备制造商提出更高要求的视角上来看两个,第一个是核心元器件的溢价能力,这个是从IGBT的进口,当然也包括核心元器件成本占比是非常高的。第二个是结构方案的优越性提升这个视角上,从我们团队的视角来看,更多的我们认为从规模化采购,包括对核心的产品技术投资并购这个视角,以及还是要从我们从合作和持续的积累这三个维度去应对这么一个场景。

  刚才也提到了,现在中国的公共充电桩、慢充桩的比例是较高的,未来的交流慢充是不断地提升我们所说的智慧化程度,大功率直流快充、换电这些产品的占比会不断地进行一个提升。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未来的一个公共充电站的产品服务的提供方向一定是智慧交流慢充,它是一个主流的场景,再加上大功率的直流快充所组合而成来形成在公共充换电站当中,以这三个主流的形态来进行一个产生。

  换电因为现在还处在一个行业的发展初期,近期会有一个非常爆发。一路到现在开始意识到整个新能源汽车如果不打破残值,新能源车的残值管理、核心环节的话呢,是非常难让新能源汽车整个产销量再上几个台阶的,这当中抛开供给端的因素考虑,但是纯粹的双积分政策拉动,也一定会有一定的问题,所以这当中是需要把这整个新能源汽车链条打通。换电或者说车电分离这个模式,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电池成本还处在一个下降阶段的历史节点,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主机厂一定会推出更多的换电车产品进行试水,再一个电池生产、梯次利用的企业、包括运营商都会加入到整个换电市场当中来。唯一的一个不确定性是整个经济性,在最终的电池梯次利用,如何把它的经济性充分地挖掘出来,这是需要换电企业在设计整个方案的时候去进行一个考量。

  我可以看到的第一个点有大量的非常看好的细分市场,从整个价值链的视角,刚才我们谈的一些量,其实并没有更多的从金额从利润这个视角去切,我们可以从价值链这个视角,把它从生产、实用、增值服务详细地打开,并且把它对应到不同的我们说的使用场景,从个人到车队。这当中如果把生产和使用这两个环节定义成为是积累客户群和相关数据不可或缺的核心充电业务,这是前面整个价值链的前端。后端呢,就是我们说的基于核心业务客户和数值资产的增值服务,这个是后期我们说在整个细分市场当中更为重要、需要把握的部分,后面我们有一页是有一些数字上的展示。

  当下其实很明确的,运营是构成整个充电产业最大的收入和利润池,但是中长期产业链价值刚才我们提到了,价值高地一定会向下游转移,整个增值服务环节会进行一个快速的发展。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一一进入到细节当中,如果有机会会后我们可以随时进行一个交流。

  还有一个点,在生产、制造、使用、增值服务这些不同的环节要求不同的关键成功要素,生产环节对于成本控制和技术壁垒的把握,使用环节更多的是对于客户关系,包括我们说卓越的运营能力是需要强调的。在增值服务这一端呢,更多的是需要把不同的生态伙伴来进行一个贯通,需要强大的一个资本,需要合作伙伴和整个数据分析能力,才能把这整个生态环境做一个融会贯通。

  在这整个我们说增值环节当中,整个未来的数据变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这当中我们说充电运营商他所收集的充电数据,例如充电性能、用户行为相关的一些数据可以进行一个数据整合和相应的探索变现的方式,这当中目标客户也比较明确,从整车厂一路到充电运营商和相应的电池厂。

  最后,如果要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们认为整个中国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产业链玩家应该是以技术突破作为核心的竞争力,以商业创新来掌控整个价值创造当中的核心部分,来实现一个质的转型和突破,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顺势而为,也是一个开拓节能、差异竞争的关系。

新能源汽车网 阅读5818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试驾、服务、优惠购
全部评论
写下您的留言.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点击微信右上角进行分享

我知道了

要想评论,请先登录会员!

去登录

要想收藏,请先登录会员!

去登录

已收藏
取消收藏